传中医文化,解天下疾苦
——访当代中华名医---张常春
文/本刊记者 程石江 报道
我们一直都在说,中医 药学是中国古代科 学的瑰宝,也是打开 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中医学长久以来照护着国人的身心健康,目前在医学领域已经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本刊为了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廓清中医药文化资源现状,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本刊记者怀抱着入山寻宝的心情,专访到了我国当代中华杰出名医张常春先生,以一窥中医浩瀚深厚的智慧底蕴。
中医世家 不辍传承
张常春,出生在一个不折不扣的医学世家,家中长辈世代都以中医为业,且父亲又是浙南名医金慎之先生的入室弟子,张常春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医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典型的“医学世家”,张常春说,父亲以及长辈都是他从小到大的榜样,并立志长大后,也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医生,祛除病痛,救死扶伤。于是,他经过多年的潜心临床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尽管医务工作非常忙碌,但脱下白大褂的闲暇时光,仍依然坚持学习中医理论,汲取新的营养,磨炼“内”功,致力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
张常春告诉我们,中医的历史渊源久远,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上古有神农、 黄帝、岐伯、伯高……”,可见神农的生长年代,当在黄帝、岐伯之前。现知以神农为标题的古籍为《神农本草经》,以黄帝为标题的古籍为《黄帝内经》,目前一般认为,《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文献,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我认为,根据仲景叙述次序分析,《神农本草经》不应是汉代的作品,其诞生的年代,应在《黄帝内经》之前。
天人合一 局部施治
众所周知,中医在理念上与西医有所不同,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蕴含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医学伦理观汲取了儒家文化中的“仁”“礼”等观念。正是受这 些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医包容性强,不但不排斥西医,反而坚持中西医并重,倡导整合医学,保障中医、西医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
张常春告诉我们,中医注重整体观念,提倡辨证施治,无论什么疾病,只要表现一致,都可以采取同一方法来治疗;反之,相同的疾病,只要表现有差异,治疗方法就完全不同。而西医注重于局部,认为疾病只是局部发生改变,无论什么疾病,诊断一旦成立,即使症状千差万别,治疗始终不变;反之,不同的疾病,就算表现完全一致,治法也截然不同。而西医的长处是急则治其标,比如休克、高热惊厥等紧急状态,比如战争及自然灾害造成的人体创伤、生命垂危,比如先天性发育畸形的纠正等等,没有西医必将寸步难行;而中医的长处是缓则求其本,许多慢性疾病,内脏功能衰竭,错综复杂的疑难病症,没有中医的综合调理,要想痊愈,无异于白日做梦。所以只有各取所长,各舍所短,合理发挥两种医学的优势,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纵观百年来西医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西医正在逐渐向中医靠近。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宣布:“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毫无疑问,现代医学的模式应向预防医学、预测医学及个性化治疗转变。”这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转变,是向中医靠近了一大步。
对此,张常春表示,我们不否认西医学的贡献,作为当前世界主流医学,西医在护卫人类生命安全上,起着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西医也有短板,主要表现在把人体所有疾病,都看成是局部问题,脱离不了公元 18 世纪中叶德国魏尔啸《细胞病理学》的导向,以至于机械地将人体的疾病四分五裂,例如在同样一个人身上,如果同时存在内脏病、妇科病、皮肤病、眼睛病、耳鼻咽喉病等,这本来极为正常,况又屡见不鲜,但在西医那里,却无可避免被分割在内科、妇科、皮肤科、眼科和五官科等不同科室去治疗。不仅浪费了时间、精力和费用,同时也很难完整地取得预期效果……又如近年的新冠肺炎,西医针对的是新冠病毒,围绕着病毒的某些特征去研究应对措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出的结果只能是对该病毒的目前状态可能有效。但病毒也需要生存,必然千方百计摆脱人类对它的控制,于是各种不同的变异毒株就会层出不穷,从而使这些治疗方法疲于奔命,今天看似有效,过些时间可能就完全无效了,这从许多特效西药不断被淘汰即可得到证明。相反,中医是主张和贯彻整体观念,认为所有疾病无非是阴和阳失去平衡的结果,只要把失去平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到平衡中来,疾病就会消失,身体就会康复。
就像千千万万的家庭,都由男女双方组成一样,夫妻平等、互敬互爱和相濡以沫,是幸福生活的保障;任何一方的强横、强势和丧失理性,必然是家庭破裂的前奏。所以个人认为,中医与西医,都各有所长,也各有缺点,如何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创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崭新医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现代人的神圣使命。相信,随着国家中医政策的英明实施,随着人民群众的日益觉醒,中医必将不断复兴,中医的疗效必将不断提高,中医走向世界已是指日可待。
传承精华 博采众方
十八大以来,开展文化建设、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事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中医药文化是包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 年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挖掘、继承和发扬经过数千年检验的中医药成果,才能够真正完成全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传承,最大限度地抢救与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与推广,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张常春感慨地说,任何学术知 识的进步,都是在前人认识基础上得到提高的,没有前人的付出,后辈可能什么都不知道,中医学当然也不例外。比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卢药录并平脉辨证”等,始得以完成。所以国家号召“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完全正确的。至于目前的中医水平,个人持保守态度的。中医并没有与时俱进,这其中有很多原因,这不仅是当前,早在 1900 年前的东汉,张仲景就已提出尖锐批评。比如他曾说过:“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及五十, 短期难以决诊,九候曾无彷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可见 现在某些中医,不求进取,掌握了部分经验方药,就以为了不起,这 与仲景所提到的医生,是不是同一版本呢?近代名医张锡纯说:“为医学前途计,则愿力大;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愿力大,才有大建树”。企望同道诸君,都能以张锡纯先生为榜样,为中医的振兴,为中医疗效的提高,竭尽绵力!
守正创新 著书立作
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就必须与时俱进,随着全球对中医的重视日益明显,美国前总统川普本身也对中医非常认同,他曾签署了一个法案,在全美国范围内推广中医,并让中医介入美国的医疗保险。但事实上,西医依在如此盛行,那为什么中医发展得并不好?伤寒派田曾流大师曾荣修的弟子解渤归纳了一点:中医无器。他认为,中医3000 年来使用的工具只有三件:一把草、一根针、一把火。从秦始皇时代到现在,中医的工具几乎没有变化。
现在韩国、日本、美国也都在大力研究智能中医现代化,其中韩国对智能中医的研发比中国还要早。未来在世界上要争夺中医话语权,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跟上世界发 展的脚步,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站在高地规划全世界的中医发展,这个标准必须得是一个现实的标准,一个经得起考验,能够重复试验的标准,是用实验科学检测出来的标准,跟疾病、重大疾病治疗、诊断,能够完美地联合和结合起来的标准。如果智能中医学被韩国、日本等国家超越,到时,我们会非常的被动。
张常春于 1989 年就开办了电脑中医诊所,运用智能中医诊疗系统进行诊疗。他表示,这套智能中医诊疗系统(以下简称智能中医)的创制,是以阴阳学说为指导,以甄别寒热、补不足、损有余为宗旨,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理法方药为核心,以历代各家重要的医学成就、经验体会为羽翼,以现在中医药大学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依托,以吸收日本汉医学界突出的发明创造为补充,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进行了反复比对和认真细致的架构。比如《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公认是中医学的基石,如果将《伤寒论》(98% 以上)、《金匮要略》(90% 以上)的症候群输入智能中医,表达出来的治疗方药,与原著完全一致、毫无差别。这本身已经是一项品质极高的科研成果,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外尚无人能够涉及其中。智能中医的使用,以深入浅出、由博返约为原则,操作力求简单方便,不受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局限。一般情况下,学习数天、甚至几个小时即可熟练掌握。只要实事求是地输入患者所苦,以及观察舌苔的颜色是黄是白、是厚是薄,其他像发病机理的分析、治疗法则的拟定、具体处方的组成、以及有关注意的医嘱等等,都由电脑自动完成。在当前网络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学习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智能中医的问世,为实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张常春告诉我们,这套智能中医诊疗系统的适应范畴极其广泛,几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人体所有疾病,都可以交叉使用。在一定意义上,可说已经成功替代了医生的工作。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曾经涌现许多应用中医药的电脑软件,但都只是反映某一病种,或某个专科的疾病,比如肝病诊疗程序、妇科诊疗程序等等。或者仅提供前人的经验病案、介绍甲乙丙丁几组方药以备参考,适用范围比较狭隘,针对性不强,与智能中医之间,存在着质的区别。应用电脑总结人类智慧是时代的需求,是大势所趋。目前已知九段围棋名将不是电脑的对手,因为人的大脑容易疲劳,特别是随着年龄增大,记忆衰退更是生理现象,所以包括中医在内的所有知识领域,为电脑所取代,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任何人所无法抗拒的。
智能中医可以把中医大量名家的经验熔于一炉,以科学为依据,如实反映了古今中医学的精华。如 《温州日报》新闻办公室主任舒先生,应用智能中医为数百位久治无效、精神异常痛苦的患者送去健康,至今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中医大师。又如西安市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于先生,盛赞智能中医的神效,并谓此种软件的先进性、实用性,为国内所未见,为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指明了方向,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
在行医期间,张常春遇到一位晚期胃癌术后的老年女性,78 岁,住温州市区,是山东大学一退休老教授的夫人。该患者因胃癌出血,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进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癌细胞侵犯固有肌层深层(T2),侵犯神经和血管,并在血管中见到癌栓,同时在胃小弯发现癌转移、癌结节。说明当时手术虽然成功,但不久癌症复发必在情理之中。出院后次日,患者因神疲乏力、睡眠不安、胸背疼痛、进食即觉脘腹胀闷等病态来找张常春进行治疗,张常春即运用“智能中医诊疗系统”,经辨证为湿热内蕴、气分虚弱、心神不宁、经络失舒。即处方拟小陷胸汤、黄连解毒汤、猪苓汤等加减——黄连6g、黄芩 10g、栀子 10g、夏枯草10g、代赭石 3g、薏仁米 15g、络石藤 10g、瓜蒌皮 12g、猪苓 6g、茯苓 6g、扁蓄 10g、滑石 10g、地肤子 10g、夜交藤 10g。每天 1 剂,连服五天。患者前后复诊 28 次,按照病情递减,药物略有出入,总共服用 100 多剂,至今已停药半年有余,患者的基本症状均已缓解,情绪稳定,起居正常,距离痊愈的日子已经不远。在诊治过程中,其家属曾征询,可不可以增加某些抗癌中草药?张常春答复,中医本就没有治疗癌症的经典成方,一切疾病都是在辨证论治的精神指导下进行,所以辨证论治就成了中医的灵魂,如果千篇一律地采取习用的“抗癌药”,乃是放弃辨证施治,放弃中医的灵魂,严格来说已经不是中医了。从这起病案可以看出,应用智能中医治疗癌症,疗程不算很长,效果也相对突出,只要患者增强信心,癌症不是不可战胜的,癌症是可以逐步消灭的!
经过多年努力,张常春已享有较高的声誉,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健康,曾有患者为他送去赞语——以世代传承之功,创智能中医;凭仁慈廉洁之心,积无量功德。张常春一向为人低调,他认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而老幼无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是医生的本分。唐代孙思邈早就写过《大医精诚》,勉励与教诲我们,一切应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张常春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于 2011 年,撰写了《伤寒论临证杂录》一书,他表示,本书主要介绍个人毕生学习和应用《伤寒论》方药的切身体会,对初学者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通过阅读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例如《伤寒论》在温热病的治疗方面,需要选择《温病条辨》《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后世经验作为补充;指出中医药不是万无一失的,如果应用不当,同样会损害人体,人们感觉中药安全、无副作用,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分析了五苓散、猪苓汤等利水方剂取得止渴疗效,白头翁汤、旋覆代赭汤等主药反比次药剂量减少的真实原理,并引用古今论说予以证明;之所以仲景用药偏于温热,金元明清以降的名家大都偏于寒凉,可能与地球运行轨道变换,距离太阳紫外线照射的远近,以致气候趋冷趋暖有关等等。与既往注解《伤寒论》的所有作品迥然不同,本书提出对事物的感知,绝非不断去论证和肯定前人的成就,而是应该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去发现缺点与错误,不断进行修订提高,这样才能推动学术的车轮滚滚向前,才是真正务实的科学态度。
辨证论治 砥砺前行
尽管近年来传统中医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基层中医的振兴和发展迎来春天,然而传统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瓶颈:首先中医类人才数量不足,人才匮乏是制约基层中医药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次中医类创新较少等。不过令人可喜的是,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中医的传承与发展,更是连年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传统中医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与研发……使传统中医逐渐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就目前的形势,张常春表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中医学同样如此。从近年武汉新冠疫情来看,没有中医药的介入,对国家、对人民,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但是如果舍弃中医辨证施治精神,走专方专药的道路,就会容易进入死胡同。所以为了中医的前途,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是中医之大敌。中医不会亡于来自西医的压力,但会亡于自身的愚昧。只有永远高举平衡阴阳的旗帜,永远坚守辨证论治,砥砺前行,再接再厉,中医就会像不落的太阳,光芒万丈!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访谈中,让我们体会到中医师的养成,需要时间的淬炼及经验的累积,除了有好的医术外,更要对病人付出爱心、耐心、关心及真心,并且自身也要持续保有热忱及不间断学习的心,因此要成为一位称职的中医师实在不容易。透过张常春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真是获益良多。我们欣见中医界目前积极推动中医创新及转型发展所规划的策略与愿景,以及一步一脚印点点滴滴获致的成果,相信日后在张常春以及所有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的共同努力下,必能成就更臻于完善的传承和弘扬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为振兴中医中药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以提升我国医疗质量,促进人民健康福祉。
张常春说,我只是个凡夫俗子,只是个对中医学有着特殊感情、并获得部分切身体会的普通中医,所以我的能力非常有限,我还要继续学习,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创新,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的感叹。而振兴中医,提高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需要大量各方面的精英共同参与,绝非仅凭一人一己之力可以完成……今后,我的责任是如何使智能中医的内涵不断完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张常春感慨地说,虽然我今年已75岁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决心为中医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