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医临床医生和学生们的几点建议

给中医临床医生和学生们的几点建议

张常春

       通过近年新冠肺炎的洗礼,中医又开始被广大民众所关注,这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国家对中医也有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并破天荒的发布了中医法;最近国务院又传达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很显然,中医的形势一片大好,前景非常光明。

       但是,由于西医医院林立,仪器设备五花八门,中医的生存和发展,依旧受到严峻的挑战。在西医传入中国的200年内,中医的队伍虽然在不断萎缩,总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原因,就是中医对许多疾病有着确切的疗效,而这些疗效的取得,又是西医所不可替代的。

       问题是中医积累的文献太多了,而且有相当部分是自相矛盾,说理不太透徹,让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网络上出现的中医药软件,更是风起云涌,令人目不睱接。但概括起来,离不开书本搬家的形式。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把图书馆里的资料,移转到网络上而已。换汤不换药,旧瓶装新酒,对指导人们快速学习中医,快速掌握治疗技术帮助不大。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国家对中医层面的战略要求。只传承不创新,不是永远站在古老的水平上了吗?又如果倾向于迎合西医的思想,紧跟西医的步伐,不是自愿放弃具有中国特色的华夏文化遗产了吗?既要守住中医经典的精华,守住辨证论治的特点,又要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且中医学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维护人类正常生活而创造的,虽然因为分工不同,特别在我国,这一工作首先应由医务人员来执行,然而广大人民群众有权知道中医药的来龙去脉,有权了解中医药的常识,这样不仅能监督医师的处方用药,是否合乎情理,也可以明白怎样可以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有利于未病先防,有利于把疾病扼杀在萌芽时期。    

        基于上述,符合新时代特色的中医学,不仅要能准确表达中医经典的治疗方法,而且还需要做到明白晓畅,操作简便,易学易用,不受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的限制。只要粗识文字,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学习,并且都能夠在一天之内,使自己成为中国医学的受益者。《智能中医》就是围绕这个宏伟目标,进行设计和构思的。

         通过37年的坚持努力,目前已基本达到以上的要求。除输入《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名著的症候群,反映的理法方药与原文完全一致外,对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肿瘤等各科疾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都能夠自动分析病机,自动确定治则,自动组织处方。以至于所蕴藏的处方,无穷无尽。

        我们随便举个例子,比如英语26个字母,构成的词汇适应文学艺术、科技园地、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运用,绰绰有余。又如我国身份证18位编码,对14亿以上人口的区分,不致混乱无序。再如《伤寒论》仅描述各种症状160个,汤本求真《皇汉医学》已谓其足以治万病。

        而今《智能中医》拥有361个症状,超出《伤寒论》一倍以上,它们之间的相互组合,能夠产生多少方剂,谁也没有办法计算。所以有理由认为,宇宙有多大,《智能中医》的范围就有多大。这在某种概念上,督促了中医学的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每个人的領会,毕竟有迟钝和敏锐之分,对准确运用《智能中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本着尽可能提高疗效的愿望,与大家分享在学习与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有助加强理解。尤其对那些涉世未深的中医师,和中医药大学的莘莘学子,极其重要。

        因为你想在中医領域内闯出一片天地,首先必须具备与众不同的过硬本領。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在四面八方的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兹将这些体会逐条分列于下,以供参考:


1.  观察舌苔的颜色。

       在中医看来,疾病其实很简单,无论经年累月,苦痛不已,但分析起来,不是热证就是寒证。《伤寒论》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其中发于阳的就是热证,发于阴的就是寒证。而治疗原则,也就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热证必须应用寒凉的药物;寒证必须应用温热的药物,这是千古不变的原则。如果用错了,热证反用温热药物;寒证反用寒凉药物,疾病就会进一步加重。

        但是怎么样来区别疾病的寒热属性呢?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观察舌苔的颜色。因为苔黄属热、苔白属寒,是中医诊断学一贯的认识,所以只要不是食物所染(橘子等可使舌苔变黄;橄榄等可使舌苔变黑),当我们看到患者舌苔呈现黄色时,或薄黄,或黄厚,或黄而粘腻,就知道是热证。

相反,患者的舌苔呈现白色时,或薄白,或白厚,或白而粘腻,多半属于寒证。只不过兼见粘腻的,是体内湿浊积聚的表示。苔黄而厚腻的是湿热;苔白而厚腻的是寒湿。这样,我们也就有的放矢了,不至于用药失误了。

       其他鉴别诊断的方法,尚有观察舌质的形状、色泽、以及光洁度等等。例如舌体胖大、舌边有明显齿痕的,多因水液停滞;舌质红绛的,多因内热炽盛;舌光无苔,或舌苔剥脱如地图样的,多因阴津亏虚等等。都将为正确治疗提供了依据。


2.  测量血压的重要性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许多中药具有升高或降低血压的作用,例如麻黄、桂枝、玉竹、熟地黄等等,往往会促进血压的上升;而黄芩、黄连、栀子、夏枯草等等,常常能加快血压的下降。

        如果正确利用,往往会使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避免病情因人为的原因而恶化。比如患者咳嗽哮喘、需要应用麻黄、桂枝时,发现伴有高血压,就应该选择其他药物来替代。相反,患者头目眩晕、当考虑选择石决明、夏枯草时,发现血压过低,就不能冒昧地照样使用。


3.  脉象和脉搏

       脉象是脉的形象,好似人有高矮胖瘦一样,其跳动具有完全不同的情况。常见的脉象有28种,但除了浮、沉、迟、数比较易于辨认外,许多脉象都有相似之处,不那么容易判别。

        比如弦脉与紧脉、革脉、牢脉;洪脉与滑脉、长脉、实脉;细脉与虚脉、濡脉、弱脉等之间,必须仔细琢磨,不是随便就可以区别开来,这就需要时间的沉淀,体会的积累。但脉象是为治疗指明方向的,如果发生错误,不仅难以取得疗效,还有可能使疾病轻者变重、重者变危。

       日本汉医学家汤本求真,在《皇汉医学》里感叹,诊脉常常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至少说明诊脉,不是人人可以学习,而且决非短期内可以掌握的。这或许是中医难以普及,难以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试想,作为中国人,自己都很难熟练,怎么能够指望外国朋友呢?

       既然脉象具备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为什么不暂时采用脉搏的次数来代替?脉搏就是每分钟脉跳多少次。它非常简单,仅需要一块手表,现在手机里都有秒针,更加方便。计算脉搏的次数,只需要患者避免运动,或休息片刻,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它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学习,人人都可操作。

       为什么计算脉搏的次数,可以协助诊断,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原理。因为上面已经提到,疾病不是热证就是寒证,而数脉代表热、迟脉代表寒,也是中医的常识。那么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平(正常)脉?什么是数脉?什么是迟脉?中医认为,一息4至是平脉;一息5至是数脉;一息3至是迟脉。

而一息是一呼一吸的称谓,正常情况下,成年男人一分钟呼吸大多18次(女人因生理关系略快)。每息4至,18息总共72至,意思就是每分钟72至属于正常。一息5至,是一分钟达到90至或以上,称为数脉,大多象征热性疾病。

       一息3至,是一分钟少到54至或以下,称为迟脉,大多象征寒性疾病。分析到这里,我们就知道,脉象是多么的模棱两可。因为根据以上的定律,每分钟73至以上、到90至以下的,算什么脉?是平脉还是数脉?每分钟71次下、到54至以上的,算什么脉?是平脉还是迟脉?  

        既然脉象十分模糊,同时又以分别寒热属性为主要目的,为什么不可以采用脉搏来替代?而且脉搏的快慢,比起数脉与迟脉,更加细致入微 。比如每分钟在73至以上的,就倾向于数脉;每分钟在60至(现代医学把60至以下定为心动过缓)以下的,倾向于迟脉,是不是比数脉、迟脉更加灵活可信呢?

       同时,运用脉搏还可以配合其他症状,比如每分钟在72至以上,没有发热,并伴有神疲乏力的,大多是气虚;伴有面色苍白的,大多是血虚。虽然仅是一个概念,但与同样只是概念的脉象比较,毫无逊色。


4.  敲击肝区疼痛

        肝脏属木,位居五行的首位,所以它的发病率,在人体内在器官中是最高的。同时自然界中的各种病毒无处不在,一不留神被感染,往往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比如流行性感冒、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病毒等等,都擅长于侵犯肝脏,所以防不胜防。   

       平日我们所做的B超、CT、血液生化检查等等,常常不能察觉早期、或隐匿性的肝病,这是因为现在的设备还很粗糙,还没有办法发现肝脏细微的病理改变。所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教授说:“我国还没有办法做到肝癌的早期诊断”。我们一直以来常常听到慢期肝癌,而从来没有听到过早期肝癌,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我们发觉,不少患者在胸胁部的肝区,出现程度不等的捶击痛,难道不是疾病早期的信号吗?我们认为,如果大家都具有肝区捶击痛,这种情况可能是正常的,而不具备捶击痛的人,倒反不正常。但如果多数人没有捶击痛,惟独某人有疼痛感觉,那么就要引起高度重视。

       因为大家都没有痛,你为什么痛?难道不奇怪吗?无论此种捶击痛,将来会不会演变成肝癌,谁也不知道,但重要的是你必须及早消除它,不能让它持久存在,酿成根深蒂固。不然,到头来就会九死一生、懊悔莫及。


5.  关键症状

       张仲景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这句话留给我们很多启示。比如只要我们获悉患者的月经提早,或看见她的颜面出现丁点疮疖,就知道此人是热性体质或属于热性疾病,这叫做见微知著。

       当一个临床医生,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不至于在复杂的症状面前迷失方向。《智能中医》选择30项关键症状,目的就是加强此方面的学习。


6.  瞑眩反应     

       孟子说:“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意思就是对于某些久病痼疾,如果药能对症,可能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反应,提示疾病快要痊愈了。

       由于《智能中医》是电脑运算,只要输入的症状基本准确,处方失误的机率极低,所以发生瞑眩反应就有了可能。此时切莫慌张,需要立即平卧休息,停药观察。

       瞑眩反应的鉴别要点是:虽有头晕恶心等现象,但原先的症状必然减轻或基本消失,尤其脉搏的次数渐渐变慢,我们就知道是瞑眩反应了,可喜可贺。但如果脉搏增快,症状转重,多半是误服其他药物所致,需要立即复查,或去临近医院就诊。


7.  注意阅读医嘱

       对待疾病,不仅需要医生的认真治疗,耐心煎服药物,更需要生活上的各种照料。比如要掌控煎药的火候,不可将药汁熬干或成糊状;服药及饮食都要冷暖适中,要分成数次服下,不能过烫,以免灼伤粘膜;同时切忌饮酒;不可夫妻同房等等。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慢慢走向康复。

汤方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TEL: 0577-88300805
Copyright © 温州明智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s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2023023056号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