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中医爱好者的一封信

               致全国中医爱好者的一封信

全国中医爱好者、朋友们,大家好!

       我叫张常春,是《智能中医》的创始人,今年76岁。我和大家一样,是一名医生,同时也和大家一样,为人民的健康保健事业奋斗终身。

        作为医生,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有着白衣天使的美称。但是,要守护这个光荣的声誉,任重而道远,而不是随波逐流、一直睡大觉就可以担负起的。

       然而,非常遗憾,从临床疗效观察,我们还常常看到患者摇头失望,我们还远远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扪心自问,我们怎么能够不勇往向前、不奋起直追呢?

       因为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报道,我国在2019年的一年中,被冠心病夺去生命的达351多万人;另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2020年我国死于脑卒中的,也高达230万人。而医疗条件名列前茅的美国,在新冠流行中,据新闻媒体报道,也有100多万人死于非命。多么恐怖的数字啊!说明我们医务人员在疾病面前无能为力,我们的武器还迟钝得可怜!

       中医学是我国的瑰宝,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衍昌盛,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与中医学的维护有着紧密联系。但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批评了当时的医生:“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到了今天,这种情况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

       比如,许多医生看到《伤寒论》中有桔梗汤治疗咽喉痛的记载,对伴有恶心呕吐、或满脸痤疮的患者,非但执迷不悟,反而振振有词地以文献根据为自己的错误辨解。又比如,不少医生以为麻杏甘石汤是肺炎的灵丹妙药,在舌红苔黄或血压升高的情况下,对药性辛温的麻黄、杏仁,仍然照用不误;在苔白厚腻、肾功能障碍的时候,仍然用生石膏、甘草来清热生津。这不是墨守成规、胶柱鼓瑟吗?不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吗?

       记得广东省卫生厅某副厅长,在一次会议上发言,说广东通过调查,各大医院的住院病人,经过CT、B超、血液生化检查、以及集体讨论,误诊率仍然高达30%。反过来看中医,一百位医生治疗同样的疾病,处方往往是一百样的,没有一张处方是相同的。难道这一百张处方都是正确的吗?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的误诊率,比之西医,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中医缺乏治疗标准。当然就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可叹局面。

       其实,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已初步完成标准化治疗的建设。例如《伤寒论》提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就是说,如果发热没有汗,是不可以用桂枝汤的。相反,对于大青龙汤,《伤寒论》说:“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与服之”。就是说在有汗的情况下,是不可以用大青龙汤的。又比如,《伤寒论》提出:“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就是平时大便容易稀薄的,不可以用栀子汤。同时,还念念不忘的交代,“咽喉干燥者,不可以发汗”;“淋家,不可以发汗”;“疮家,不可以发汗”;“亡血家,不可以发汗”;还提出来,“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叙述,都代表了标准化的治疗,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此外,明代喻嘉言还专门写了本《医门法律》,直言不讳地指出医生应负的责任,可惜至今很少有人引起重视。

       中医学对人类保健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是肯定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尤其在当今网络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延年益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理所应当的。可是中医学不仅在原地踏步,反而处处显露出退化的迹象,这实在是一件令我们汗颜和羞愧的事情。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如何使中医学复兴,如何使中医学的车轮披荆斩棘,是历史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使命!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已经做中医学与电脑结合的研究,利用芯片的快速运算、和高强度记忆性能,对古今浩如烟海的中医学文献,进行优胜劣汰的整理。30多年来,不分寒暑,废寢忘食,坚持到了现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锲而不舍的探索,终于爆发出了成功的火花。《智能中医》,这个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研成果,已被国家最高中医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审定;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核实;国家版权局颁发专利证书;中国科学院和国家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查新为一项空前領先的发明创造。

      《智能中医》具有多方面的特点。第一,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囊括享有临床医学基石美誉的《伤寒论》全部资料,而且对历代中医学的重要成就,以及现在中医药大学的教材,都做了系统的继承。比如打入《伤寒论》的任何症候群,《智能中医》反应的治疗方药,与原著一模一样,毫无差别。第二,可同时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五官科、肿瘤科等等各种疾病的诊疗,与以往中医药软件只能适用于某种或某科疾病,迥然有别。第三,易学易用,操作简单。仅需要几天,甚至几个小时的学习或培训,就可以将它熟练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你所得到的可不是狭隘的某个验方,而是古往今来无数医学家的心血结晶。第四,之所以称为《智能中医》,是因为它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不崇尚空谈,只追求疗效,无论症状如何错综复杂,都能夠自动分析病情,自动确立治则,自动组织处方。实现了一人一方,千变万化,永无穷尽,与目前网络流行的提供几首参考方剂,完全不同。是在真正意义上,贯彻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精神。

       为了实施从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初步把《智能中医》的学习和使用,划分为初级版、医生版等4个版本。其中初级版完全免费。所有同学、一切中医药爱好者、和广大民众朋友们,都可以参加到这个群体中来,亲身体验祖国医学几千年的丰彩,同时也为自己、家人和亲朋好友,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保健方法。

       最后,我们还要特别郑重的提出来,医生是防御和消灭疾病的主力军,是医学不断得以发展的重要渊源,也是检验《智能中医》的试金石,所以我们对全国乃至世界的同行寄予厚望。竭诚地欢迎大家能夠与我们一起,再接再厉,为继续改进和提高《智能中医》的质量,献计献策;为弘扬普及祖国医学,为中医走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而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2023.1.31

汤方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TEL: 0577-88300805
Copyright © 温州明智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s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2023023056号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