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正盛衰( balance between Evil Factors and Health Principle of Body ),指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致病因素与抗致病因素的消长变化。邪或称邪气,是致病因素的总称。正或称正气,泛指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及抵御外邪、促进身体康复的因素。盛衰则指正邪双方力量强弱的对比,有时也用"消长"二字。正气有盛衰,邪气分强弱。正气能抵抗邪气,邪气能损害正气,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形成了邪正盛衰消长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虚、实两大类证候的病理基础,不仅直接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并决定着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标志着疾病的不同病机和临床表现,是指导辨证论治的关键。
疾病的发生是邪气侵入、正气抗御、正邪相争的反应。如果正气旺盛,抗邪有力,或邪气较弱,正能胜邪,一般可不发病,即使发病也较轻微。《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反之,如果邪气亢盛,损害人体机能严重,或正气虚衰,难以抵抗外邪,就会发生疾病,且病情较重。《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外邪致病,必有正气先虚。邪气是外因,正气不足是内因。内因是发病的依据,外因是发病的条件,而且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邪正盛衰在发病学上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关系。
邪正盛衰的变化不但决定着疾病的发生,而且决定着疾病的发展趋势,同时影响着疾病性质的虚实变化。《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谓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应。此时致病邪气和正气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病理反应剧烈,临床表现多为有余之证,称为实证,如外感病的初期或中期,症见高热、汗出、脉洪大、舌苔黄等,或由于痰浊、水饮(见痰饮)和瘀血等的滞留而表现出的腹胀而痛、腹满拒按、大便秘结、痰涎壅盛、喘促气粗等实象。所谓虚,则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衰、抗邪能力低下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应。此时人体抗病能力低下,对致病之邪防御抗争无力,临床表现为一系列虚损、衰退、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如面色萎黄或白、精神萎靡、心悸气短、形寒肢冷、大便稀溏、舌淡少苔、脉虚弱或沉迟无力等虚象,多见于大病、久病之后,或消耗性疾病的后期。在疾病过程中,正与邪之间的力量对比并非固定不变,常在不断斗争中进行调整。如实邪久留不去,长期不愈,正气不断消耗,精亏液竭,病则由实转虚;或由脏腑机能衰退之虚证,久治不愈,亦可形成病理性产物,使病证由虚而成虚中挟实。可见邪正盛衰不仅可以有单纯的或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还可以有虚中挟实,或实中挟虚的各种现象,甚至出现"大实有赢状"的真实假虚,或"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证候。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应该透过现象抓住疾病的本质,方能掌握邪正盛衰的主要方面和疾病的虚实变化。
邪正盛衰的转归预后有三种可能。如果正气强盛,具有抗御邪气的能力,或因及时治疗,扶正祛邪,正气逐渐恢复,从而抑制了病邪的发展,使疾病得到好转或痊愈,是为正胜邪退。如果正气不足,抗御邪气的能力低下,或因邪气过强,机体的抗御能力不足以制止邪气的侵入和发展,或由于贻误治疗,正气尚未恢复,邪气日益滋长,致使疾病日趋恶化,甚至死亡,是谓邪胜正衰。如果正邪双方势均力敌,则出现邪正斗争的相持状态,或正盛邪实,或正虚邪恋,或邪衰而正气不复等,从而使疾病迁延难愈,或遗留下某些后遗症。临床辨证即需要把握住邪正盛衰状态,治疗上扶正祛邪,使疾病朝正胜邪退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