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客少阳

       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在其巨著《伤寒论》中,把外感疾病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6个症候群。其中具有发热症状的,被归入三阳病篇;没有发热、或不是以发热症状为主的,被归入三阴病篇。
       在三阳病中,发热的同时伴有恶寒的,称之为太阳病;发热而不恶寒的,称之为阳明病;发热与恶寒不是同时出现,而是发热罢了恶寒、恶寒罢了发热的,称之为少阳病。
       于是我们便知道,如果患者在感染疾病的过程中,表现有寒热往来的症状,就是邪入少阳了。
       不仅如此,《伤寒论》还表述了少阳病的其他特征,如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象弦细等等。并又语重心长地指出,有时候“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可见我们在诊断邪入少阳的时候,是不需要单独拘泥于往来寒热这个症状的。 

汤方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TEL: 0577-88300805
Copyright © 温州明智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s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2023023056号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