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中,饮是一种液体,能流动,与痰一样,也是疾病所产生的分泌物。常常与痰合称为痰饮。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痰比较混浊稠粘,饮比较清稀透明而已。
饮停胸胁,也叫悬饮,相当于现在的各种胸膜炎。大多因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胸膜腔所引起。由于人体对细菌感染,一定会产生抵抗,在局部聚集大量的白细胞,于是就会出现充血水肿,这就是发炎。既然是发炎,就会有液体渗出,好像鼻孔发炎了就有鼻涕、宫颈发炎了就有白带一样。但鼻孔和宫颈内的液体,都可以排出体外,而胸膜腔是一个封闭的空隙,到处没有通道,分泌出来的液体只能积存在空隙之中。这也就是饮停胸胁的基本原理。
中医治疗本症,一般是采取具有剧烈利水作用的药物,以驱逐积饮,如十枣汤、控涎丹之类。山西名医赵明锐,在其所著《经方发挥》中记载,运用五苓散加味,治疗一例“全身处于衰竭状态”的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服药不到10天,竟获全愈。可见中医的逐饮或利水治法,与现代医学的利尿剂,所产生的作用完全不同。因此,赞美中医是一种神奇的医学,决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