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症是内心有着较明显的喝水愿望,常常非喝不可,不然可能会感到焦急或烦躁,所以《伤寒论》中有“烦渴”的术语表示。
多数情况下,口渴而且很想饮水,不是邪热炽盛、灼伤津液;就是阴分亏虚,造成内在环境干燥。治疗必须清热生津、养阴润燥并举。
另有一种小便不利引致的口渴非常特殊,无论已喝多少水,而且胃中因进水过多或已感难受,结果总是不能解渴,这就是《伤寒论》中的蓄水证。经服五苓散或猪苓汤,小便得利,其渴必戛然而止。可见古代祖先多么聪明,治法神出鬼没,使我们有章可循,不致手忙脚乱,真是可佩可敬。